小贷、担保、融资租赁等类金融在熬,私募整顿至今很受伤,期货保险、银行挂牌热情高,而证券公司却想着要逃……新三板挂牌金融机构的众生相,或喜或悲,都离不开政策的影响。
券商中国记者在此推出新三板挂牌金融机构生态扫描专题,为您揭开新三板市场起伏、政策变动之下,证券、期货、保险、银行、私募、小贷、担保、融资租赁等新三板挂牌金融机构目前的生态图景。
政策收紧融资锐减,金融股挂牌新三板大潮已退
在新三板,金融股历来是叱咤风云的角色:在这个中小企业汇聚的市场中,金融股垄断了挂牌公司总资产榜的前十。而今,在挂牌融资政策限制下,金融股风光不再——去年至今,新增挂牌的金融股只有25只(同期挂牌公司数近6000家);融资额亦急剧萎缩,从占总量的33%缩水到低于10%。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新三板金融股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监管也更严格,“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金融股未来的融资也会受到更多的限制”。
金融股挂牌潮落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约150只金融股中,有近25家保险公司(多为保代公司)、10家期货公司、4家银行、31家私募、6家证券公司,还有约70家担保、小贷等其他类金融公司。
占总资产榜前十的公司分别为:齐鲁银行(1863.8亿元),九鼎集团(590.4亿元),东海证券(352.79亿元),皖江金租(334.13亿元),南京证券(332.69亿元),永安期货(313.98亿元),华龙证券(258.55亿元),湘财证券(254.27亿元),以及中科招商(233.55亿元)。市值排名中,金融股亦在前十中占据三席。其中,九鼎集团总市值1025亿元,高居榜首。
不过,金融机构奔赴新三板挂牌的热浪,在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已近消失。去年1月至今,新三板挂牌公司新增5810家,其中新增金融类挂牌公司仅25家。这25家公司中,有7家是赶在新三板融资政策收紧之前挂牌的。
定增规模锐减
挂牌潮落的同时,新三板金融股的定增募资亦在大幅缩水。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今,新三板完成定增募资共计1688.54亿元,而金融企业的定增募资额仅166.48亿元。其中,华龙证券一家贡献96.22亿元。即便加上华龙证券的近百亿定增,金融股去年至今的定增募资规模不到整个市场的10%。
而在去年以前,金融股尤其是私募机构动辄百亿的大额定增,素来是新三板上的热门话题。据记者统计,去年以前,新三板所有企业定增融资额约1389.8亿元,其中金融企业融资额为460.9亿元——总数量仅占2.2%的金融企业,圈走了新三板市场1/3融资量。
受政策影响明显
金融股在新三板挂脾、融资潮落的原因即是政策的收紧。
2016年1月底,新三板市场传出类金融企业挂牌融资暂停的消息。之后4个多月,再无金融股在新三板挂牌,其中包括原则上不受限制的传统金融机构。
2016年5月27日,股转系统官网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将新三板挂牌金融机构分为三类——“一行三会”监管的企业、私募机构以及其他具有金融属性企业;要求不同类型金融企业的挂牌准入和信息披露,遵守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安排。
其中,对于私募机构挂牌新增了八项条件。对照此八项条件,业内预计私募挂牌新三板门槛已大幅提高。而“其他具有金融属性企业”则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公司等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针对此类企业,股转系统的政策为“在相关监管政策明确前,暂不受理其他具有金融属性企业的挂牌申请”。
细分行业扫描一
券商:净利跌逾五成,瞄准IPO
中小券商相继抢滩新三板的潮水已退。尽管被视作新三板“明星股”,多数挂牌券商仍面临证券市场成交量萎缩、行业监管趋严、净资本规模不足、新三板估值偏低等多重考验。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已发布2016年年度财务报表的7家新三板挂牌券商(包括已取得全国股转系统下发的挂牌同意函及证券代码,但尚未正式挂牌的国都证券)中,东海证券、华龙证券、湘财证券、南京证券、国都证券、联讯证券去年全年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超过50%。
从净利润指标来看,国都证券去年全年净利润最高,为5.7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净利润紧随其后的是南京证券、湘财证券、东海证券和华龙证券,分别为5.41亿元、4.65亿元、4.57亿元、4.1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小的开源证券,去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财报显示,开源证券2016年全年营业收入达9.95亿元,较2015年的8.34亿元增长19%。
身在曹营心在汉,当前已有两家挂牌券商冲刺A股IPO.
第三次冲击IPO的南京证券已迈出重要一步。证监会官网3月17日公布的南京证券IPO申报稿显示,该券商拟赴创业板发行不超8.25亿股。
招股说明书显示,经纪业务是南京证券的传统优势业务,2013 年、2014 年、2015年和 2016年 1~9月,南京证券经纪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 6.91亿元、8.61亿元、19.1亿元和 5.95亿元,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68.06%、60.59%、63.73%和 52.21%。
“净资本规模不足”是南京证券发展的制约因素。南京证券坦言,“净资本规模不足已直接影响了本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创新业务布局和盈利水平提升,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发展。”截至2016年末,南京证券净资本为79.23亿元。
正在接受上市辅导的湘财证券近日公布了IPO上市方案,发行数量不超过16亿股,发行的募集资金将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增加本公司资本金,补充本公司营运资金,拟上市地为上交所。其上市辅导券商并不是主办券商西南证券,而是中信证券。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湘财证券资产总额254.27亿元;负债总额195.05 亿元;母公司净资本73.53亿元,同比增加17.9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6.09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22 亿元,同比减少 65.19%。
此外,已挂牌的6只券商股凭借新三板业绩表现和发展潜力成为投资者欢迎的标的。其中,3家在挂牌后完成增发,华龙证券2016年完成一次性增发96.21亿元,成为年度定增募集资金总额冠军。联讯证券和南京证券则分别通过定增募资37.91亿元、34.44亿元;东海证券和联讯证券去年全年的总成交额位居新三板市场前列,分别达115.7亿元、75.45亿元。
不过,在部分机构看来,新三板券商股虽然估值较低,但因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难题,买入仍需谨慎考虑。“新三板的券商基本上规模较小,基本偏重某些特色业务,比如并购、新三板等,一般很难在整体上与老牌上市券商竞争,”北京某私募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相比上市券商而言,新三板挂牌券商的估值较低。除了加强公司曝光度、资本市场先行试水,券商在新三板挂牌不如主板关注度高,融资规模不如主板,最终都是希望在A股上能有一席之地。”一家新三板挂牌券商董秘告诉记者。
细分行业扫描二
私募:挂牌、融资未破冰,整改大限仅剩两月
如果说金融股是新三板所有行业中一个特殊的存在,那私募机构则是金融股中更特殊的存在:曾经最活跃、受政策限制亦最明显。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约150家金融类企业中,私募机构有28家左右。不过去年至今,私募机构无一家新增挂牌,定增融资额亦大幅缩水,去年初至今,新三板挂牌私募机构仅完成4笔定增融资,合计融资额仅22.43亿元,此四家私募机构的定增融资预案全部在2015年公布。
新增挂牌戛然而止,融资大幅缩水,是政策影响之下预料之中的结果。
去年,股转公司官方发布的针对私募机构在新三板命运影响最明显的一项监管政策即为,其于2016年5月27日发布的《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此项政策针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挂牌融资新增了八个条件,业内称之为“私募八条”。
针对新老划断的问题,上述《通知》称,已挂牌的私募机构应当对是否符合新增挂牌条件(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七项除外)进行自查,并披露自查整改报告。不符合新增挂牌条件的第一、四、五、六、八项的,应当在1年内进行整改,未按期整改的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将予以摘牌。
据悉,上述通知于2015年5月27日发布,距离私募机构1年的整改期限仅剩下2个多月的时间。目前可查的公告显示,上述《通知》发布至今,已有6家私募机构披露了自查报告,其中合晟资产、思考投资、天图投资和菁英时代的自查报告指出符合新增的8项挂牌条件。另有2家机构天信投资、麦高控股选择了剥离其私募业务。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私募机构含有九鼎集团在内共29家,除九鼎集团之外,私募机构挂牌时间全部为2015年。
2015年为私募机构在新三板挂牌的冲量时机,亦是私募机构在新三板挂牌融资的鼎盛时期。不过与2015年相比,2016年便是冰火两重天的境地:2016年全年新三板无一私募新增挂牌,仅有四家私募机构完成定增融资。
按照股转公司官方公募的审查文件,目前类似于朱雀投资、中信资本、暖流资产、亚豪资产、君联资本这些注明的私募机构,挂牌申请在2015年就已被受理,但目前仍在排队审查中。私募机构挂牌新三板仍未现松动迹象。
而在定增融资方面, 去年初至今,仅有四家私募完成了定增融资,这四家私募分别为:联创投资、明石创新、浙商创投和博信资产,四家合计完成定增融资22.43亿元。不过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这四家机构发布定增预案的时间以及认购公告的时间均在2015年底之前,也即按照“新老划断”原则,此四笔定增计划不受去年5月27日发布《通知》的影响。除此四笔定增融资之外,去年《通知》发布至今,仍未有私募机构发布定增预案并完成定增。
广证恒生总经理、首席研究官袁季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之前的政策出台,并没有作出判断说以后都不允许类金融企业去挂牌或融资,“从目前来看,以私募机构为例,目前很多机构还都在做自我规范,自我规范之后,目前还在新三板挂脾的金融企业都是希望去获得融资等发展机会。”
细分行业扫描三
保险:挂牌踊跃,融资金额偏小
近年来,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A股上市的不确定性,在新三板挂牌也成为许多公司的选择。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后发现,在新三板上挂牌的27家保险机构中,仅5家有成交,其他22家均为零交易;融资情况来看,有7家公司,先后完成14次定增,总融资额仅2.9亿元。
2016年8月15日,保监会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在股转系统挂牌有关事项的通知》后,给新三板保险机构融资注入一剂兴奋剂。
2016年5月27日,股转公司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一行三会”监管的企业,按现行挂牌条件审核其挂牌申请。自通知发布后至今,累计23家金融类新增挂牌企业全部为“一行三会”监管企业,其中,保险机构最为踊跃,新增14家,占比超过50%。
相比主板,新三板的上市条件较为宽松。据行情显示,截至3月19日,在新三板上挂牌的保险机构有27家,但整体成交情况并不乐观,仅5家保险机构有交易量,占总挂牌数量的18.52%,其他22家均为零交易。
永诚保险在“新三板”挂牌的首家保险公司。目前暂未披露最新的年报,但2016年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07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尴尬的是,永诚保险遭遇“零交易”窘境。
保险牌照受到资本的追捧,成为炙手可热的热门金融牌照,然而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情况并不理想。
截至3月19日,有7家保险机构,先后完成14次定增,但总融资额仅2.9亿元。
记者发现,保险机构在新三板募资规模普遍较小,最小的单次募资金额仅300万元,金额最大的是盛世大联单次募资6680万元,平均单次融资金额仅2071.06万元。盛世大联2014年至今共完成了5次定增,累计金额达1.34亿元;中衡股份2015年累计定增3次,募资1725万元;华凯保险定增2次,募资1800万元;万舜股份实施定增1次,募资5500万元;华成保险实施定增1次,募资5000万元。
2016年8月16日,永诚保险发布公告,拟发行不超过10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永诚保险表示,募集资金补充资本金是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保监会关于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的需要。
永诚保险公告中称,随着公司保险业务的发展和保费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五年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不断降低。若不募集资金补充资本金,根据公司测算,到2017年公司核心资本充足率将不足150%,低于保监会充足II类监管要求。公司需要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补充资本金,以满足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2016年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第4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1.9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6.31%。
细分行业扫描四
期货:挂牌节奏加快,融资难题尚待破解
今年3月15日,福能期货在新三板挂牌,成为第12家登陆新三板的期货公司。此外,上海中期、集成期货、安粮期货3家期货公司在排队挂牌。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后发现,已经挂牌的12家期货公司中,从成交情况来看,仅3家公司有成交;从融资情况看,5家公司发布了7次股票发行方案,累计计划融资57.14亿元,其中,已经完成的3次,共融资22.87亿元。
2014年10月2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将期货公司股东范围由中国法人扩大到单位和自然人。这为期货公司挂牌新三板清除了一大障碍。2015年4月9日,创元期货在新三板挂牌,成为首家挂牌的期货公司。
从挂牌节奏来看,今年以来已经有5家,2015年有5家,2016年由于政策原因,仅2家,期货公司新三板挂牌加快迹象明显。
在期货公司抢滩新三板的同时,成交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据行情显示,截至3月17日,创元期货、华龙期货2家公司采取做市转让,其余的均是协议转让;从成交情况来看,仅创元期货、华龙期货和永安期货3家公司有成交,占总挂牌家数的25%,成交情况相对清淡。
从融资情况看,永安期货、天风期货、创元期货、华龙期货、海航期货5家公司公告了定增方案,占总挂牌家数的41.67%,总融资规模较少。这5家公司共发布了7次股票发行方案,累计计划融资57.14亿元,其中,已经完成的3次,共融资22.87亿元。
记者发现,海航期货定增预案金额最大,高达30亿元;永安期货公告了二次股票发行方案,首次完成募资17.505亿元,共计划融资20.18亿元;天风期货也先后公告二次股票发行方案,首次完成募资1.29亿元,第二次计划募资1.44亿元;华龙期货完成募资4.07亿元。
不过,并非所有期货公司的定增方案最终都得以实现。2016年7月14日,创元期货公告称,因相关政策和资本市场变动,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决定终止此前计划定增募资1590万元股票发行方案。
在业绩表现方面。目前已有4家新三安挂牌期货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报,其中天风期货实现4015.45万元,同比下降16.04%;永安期货实现净利润6.09亿元,同比增长27.15%;渤海期货净利润为2427.83万元,同比增长49.46%;先融期货净利润为2367.63万元,同比增长高达489.33%。
上述年报信息显示,部分期货公司对于传统通道业务的依赖程度正在下降,专业能力价值正在逐步体现,其他业务收入占比正在提升,风险管理子公司成为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2016年,永安期货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67%;但是,其他业务收入53.8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9.08%。永安期货对此表示,由于永安资本加大了基差贸易的力度,现货贸易量增加。
与永安期货类似,渤海期货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也在大幅提升,2016年,渤海期货其他业务收入2.94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7.98%,同比增加了5530.23%。渤海期货表示,主要由于公司子公司业务发展迅速,期现套利业务扩大,现货贸易增加。
渤海期货年报显示,其风险管理子公司融盛资本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78元,同比增长228.36%。不过增收并未能增利,融盛资本2016年净利润仅10.87元,同比减少85.25%。
多位期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机构、产业客户等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不断加深,期货公司市场开发难度有所降低,但期货公司数量众多,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投资者对期货公司通道业务的需求下降,对专业能力要求逐步提高。
细分行业扫描五
银行:三支梯队20家中小银行情定新三板
银行上市潮涌之际,也有不少中小银行将新三板作为登陆资本市场的首选。
2月下旬,新疆喀什农商行公告称,该行已取得股转系统同意挂牌函,转让方式为协议转让。这将是新三板首家挂牌的农商行。
事实上,此前已有琼中农信、齐鲁银行、鹿城银行等5家存款类金融机构完成新三板挂牌。加上待审查企业名单中的吉林榆树农商行、天津华明村镇银行,这一数量或将升至8家。另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还有厦门银行、邢台银行等12家银行不同程度地披露新三板挂牌计划。以挂牌日期划分,上述银行已形成三大梯队。
以挂牌日期为节点,中小银行新三板挂牌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
从2014年5月琼中农信挂牌,到次年六七月份齐鲁银行、鹿城银行登陆,这三家机构挂牌形成第一梯队;机构性质覆盖农信社、城商行、村镇银行。它们最早实现融资需求,并引发银行界讨论新三板挂牌可行性。
挂牌银行不仅通过业务扩张取得较好的业绩增速,还积极通过定向发行、优先股等方式补充资本。以齐鲁银行为例,该行于2015年8月完成4.72亿股定增,募资逾15亿元;去年11月,齐鲁银行又完成了新三板首单银行类优先股发行,募资20亿元。
下一家出现在挂牌名单中的是去年12月挂牌的客家银行,随后国民银行于今年3月初正式挂牌,加上已取得同意挂牌函的喀什银行,以及待审查名单中的榆树农商行、华明村镇银行,形成第二梯队。这些银行由于挂牌时间较短,尚未实现融资目的,挂牌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也尚未完全显现。
第三梯队则是尚未提出申请、但已不同程度披露新三板挂牌计划的12家银行,包括4家城商行和8家农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传出挂牌计划的几家城商行步伐则有些“停滞”,譬如较早透露挂牌意愿的贵州银行、乐山商行至今仍无进一步动作。
对此,东北证券股转业务总部总经理胡乾坤此前曾向记者表示,基本可以排除政策方面的原因。“银行并不受新三板对部分金融类企业准入标准限制的影响,也不涉及市场抽血等影响,因此规模大小对能否在新三板挂牌并无影响。同样,资产规模的大小也无碍于此后的转板计划。”胡乾坤称。
城商行新三板挂牌计划停滞不前,主要还是基于内部原因。以去年6月宣布暂停申请挂牌新三板的桂林银行为例,该行行长于志才彼时即对记者表示,放弃新三板挂牌主要基于该行自身发展的战略调整,冀望条件成熟后争取直接在主板上市。
“此外,我们也担心新三板在融资和流动性上的不足,这样挂牌的意义就不大了,倒不如跟着其他中小银行一起琢磨A股上市的可行性。”一家曾考虑过新三板挂牌的千亿级城商行人士透露。
细分行业扫描六
小贷公司新三板“行路难”
近期公布了2016年年报的广顺小贷、兆丰小贷,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16%、9.3%,与此前发布业绩预告的鸿丰小贷均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然而,深锁在新三板小贷公司头上的浓雾仍未能散去——自去年1月起的14个月内,再无小贷公司实现新三板挂牌,也没有已挂牌小贷公司实现定增融资;佳和小贷、三花小贷更是在去年底宣布终止挂牌。
除去股转系统对类金融企业挂牌、融资限制外,受经济环境影响,小贷公司经营风险也在加大,业绩不容乐观。目前44家挂牌小贷公司中,有2/3企业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此情况下,小贷公司留守新三板的意义,更多的在于维持信誉度和品牌效应。
小贷公司曾是新三板金融类企业中当之无愧的主角:挂牌家数占新三板金融企业的半壁江山;2015年中出现挂牌潮:待挂牌、待审查企业中多有小贷公司身影。
这种势头在去年1月被终止。随着股转系统叫停类金融企业挂牌,元丰小贷成为最后一家登陆新三板的小贷公司。随后多家已取得新三板同意挂牌函或股份转让代码的小贷公司则“倒在黎明前”。
已挂牌小贷公司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无缘创新层,不少小贷公司在预期落空后挂牌价持续下跌;而在股转系统严格限制类金融企业融资情况下,已挂牌小贷公司融资日益困难。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已挂牌小贷公司中仅有7家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的方式实现融资,合计募资52560万元,融资方式以定增为主。从去年1月29日开始,再无任何已挂牌小贷公司实现融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佳和小贷、三花小贷分别于去年11月、12月宣布申请终止股票挂牌,前者将摘牌的原因归咎于“根据公司发展需求并结合自身情况”,后者则计划在终止挂牌后转型为投资管理性公司。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大、业务经营监管限制发展,小贷公司经营压力也在加大。
央行发布的《2016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小贷公司数量、从业人数、实收资本、贷款余额均较年初有所减少。其中公司数量减少237家至8673家,贷款余额减少139亿元至9412亿元。
44家已挂牌小贷公司中,有2/3的企业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部分小贷公司营收下滑超过50%。整体而言,只有面向“三农”发放小额贷款的农贷公司业绩普遍较好。
这种情况下,银行对小贷公司的借款更为谨慎,新三板又不能融资,可以说已挂牌小贷公司是‘两头堵’,放贷量也势必减少,加剧经营压力。深圳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表示。
在融资受限、成交不活跃的情况下,已挂牌小贷公司留守新三板,意义在哪里?
“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甚至可能运作不太规范,新三板挂牌带来的品牌效应能为其业务拓展提供支持。”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认为,“另外挂牌对这类企业来说也是重要背书,提升公司信誉度,这样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老股转让都更为方便。”
不过,也有小贷业内人士提示,困境之下转型很有必要。公告显示,阳光小贷、宏达小贷均于年初选择扩大其经营范围,增加了类似网络小贷、权益类投资、资产证券化及转让代理等新型业务。
细分行业扫描七
融资租赁:日子过得挺滋润
和担保、小贷公司不同,同属类金融企业的融资租赁企业却无摘牌消息传出。
根据东财行业分类,属于“其他非银金融行业”的融资租赁企业,只有融信租赁、福能租赁、中国康富、顺泰租赁、东海租赁、康安租赁6家。
仅从前述6家挂牌融资租赁公司情况看,融信租赁、福能租赁、中国康富在挂牌后通过定增分别募资0.31亿元、2.05亿元和18.75亿元,虽然同样从去年1月开始再无定增融资,但整体业绩都不错。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仅有东海租赁营业收入出现同比下滑,其余公司营收增速均高于22%。其中,融信租赁前三季度营收同比翻番;净利润增长也大致趋同。
一家注册在前海的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认为,这主要是由其行业属性决定的。“融资租赁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按照‘风险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总额的10倍’进行风险管理,挂牌上市是希望解决项目融资问题,资金的重要性要大于资本,因此只要解决项目资金来源,就能维持业务的扩张,虽然新三板挂牌暂时不能定增融资,但带来的品牌效应还是可以让公司在申请贷款时更加顺畅。”上述负责人认为。